新教师培训产教协同与师德建设双线并进

来源: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11-11

11月6日,长春科技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第三次新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特邀刘艳教授与汪沅教授分别围绕“产教协同课程创新”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专题讲座,为全校新教师搭建起提升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维度学习平台。

上半场:产教协同破局,构建实践型课程体系

下午13:00,生命科学学院刘艳教授以《基于产教协同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为题开启培训。她从政策、准备、实施、配套四个维度系统分享了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的路径:政策层面,梳理了2017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教育产业的要求、2025年本科高校企业参与课程的相关规划,以及吉林省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部署;前期准备阶段,强调应通过企业调研明确课程目标,组建“高校+企业”双师型团队,建立岗位对接式校企合作机制;课程实施中,提出“学科交叉+真实项目驱动”的设计思路,并融入AI辅助教学与地方产业服务内容;配套建设则涵盖实践基地搭建、行业标准引入、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

针对实验课程教学,刘艳教授明确了纪律规范、技能考核与创新要求——通过4学时实验记录考核与16学时仪器操作考核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以“学生选题+论文答辩”模式强化科研素养与表达水平,同时提出搭建虚拟实验平台、建设分层案例库等教学改进方向。

下半场:坚守师德底线,践行教育家精神

14:30,吉林农业大学汪沅教授以《坚守师德底线,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合格教师》为题展开讲座。她以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办学的“有灵魂的教育”为例,与失德失范案例形成鲜明对比,生动阐释了师德与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

汪沅教授指出,师德是国家重视、学校严评、个人自律的“硬标准”:国家层面多部门发文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并实行“一票否决”,个人行为纳入聘用合同管理,坚持“零容忍”。她进一步明确了师德底线——政治立场坚定、教学科研规范、师生关系廉洁、社会行为自律;而教育家精神则是党对教师要求的升华,需通过“落小落细落实”,将理想信念、仁爱之心等融入备课、作业、实践等教学环节,以课程思政实现育人价值。

两位教授的分享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刘艳教授聚焦“教学能力”,提供了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汪沅教授锚定“职业底色”,筑牢了师德师风的思想根基。参与培训的新教师纷纷表示,两场讲座既解决了课程建设中的“方法困惑”,也回应了职业成长中的“价值追问”,为成为一名新时代合格教师指明了方向。

初审:王巍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