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吉林省委1号文件精神,总结我省科技小院工作经验,推动科技小院向标准化、集群化、高质量方向发展,7月10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与长春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吉林省科协科普服务能力提升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在长春净月假日酒店成功举办。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长春科技学院校长栾立明、党委书记崔高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长尹柏双,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马红霞,吉林省农技协理事长高光,吉林省农技协监事长张胜利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省、市、县三级科协系统、高校、科技小院依托单位及企业代表共140余人参加培训。活动由吉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鹤主持。

栾立明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词。他表示作为此次培训会的主办单位之一,会努力为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科技小院建设方面颇具亮点,目前在我省已创建8家科技小院。汪清菌菇、浑江淫羊藿、双阳鹿、双阳鹿茸、浑江灵芝、江源山野菜等小院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吉林“土特产”文章,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学校聚焦我省特色产业和发展需求,积极培育科技小院的人才队伍和创新项目,不断提升科技小院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学校继续加强和支持科技小院建设,不断总结小院工作经验,持续推进小院创新发展,为全省科技小院建设提供好经验好做法。

专题培训会上,吉林省农技协副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高强围绕《强化内涵建设 推进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作主旨报告,系统梳理了科技小院发展背景、建设路径与实践成果,指出要以“人才引擎”和“科技枢纽”为定位,推进科技小院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平台。

活动中,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推广与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吉林省农技协副秘书长李有宝宣读了中国农技协《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吉林省农技协监事长张胜利宣读了吉林省人参、梅花鹿科技小院集群批复。吉林省农技协理事长高光宣读了中国农技协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人参科技小院集群批复。栾立明校长、崔高嵩书记与吉林省科协、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与会领导共同为吉林省第七批、第八批共31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吉林省人参与梅花鹿科技小院集群以及中国农技协小浆果、人参科技小院集群进行授牌,标志着我省科技小院集群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与会领导为第七批科技小院授牌

与会领导为第八批科技小院授牌

吉林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鹤为吉林省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和吉林省梅花鹿科技小院集群授牌

吉林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耀辉为中国农技协小浆果科技小院集群和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授牌
陈耀辉同志作总结讲话。他回顾了吉林省科技小院十六年来从1家到168家的跨越历程,强调科技小院作为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载体,近三年已创造经济效益超12亿元,培养本土农业科技人才54人,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黑土地上”。他提出,下一步要从五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小院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抓手,聚焦吉林省“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延伸需求,推动科技力量下沉黑土地;二是要聚焦特色产业,深化小浆果、人参、梅花鹿等产业集群建设,依托长白山生物资源优势,推动“吉林特产”向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做大做强;三是要强化人才赋能,培育留吉兴农“本土铁军”,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留吉服务;四是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激活绿色发展科技动能,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在粮食主产区、特色产业带落地见效;五是要做优服务质效,构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既是对吉林省科技小院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进小院规范化、集群化、高质量建设的重要节点。作为主办单位之一,长春科技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桥梁作用,深化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强化项目牵引、人才支撑、平台建设与成果转化,持续助力我省在“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产业链延伸中释放科技动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初审:陈 前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