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高嵩书记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11-0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决策部署,11月4日,长春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5406会议室召开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崔高嵩、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春侠、吉林职业技师学院副院长管清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路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课程为例进行集体备课。强调要用足用好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参考讲义、思政课统编教材辅导用书和配套课件、教学活页等优质资源,作为每名任课教师的必备资料,确保人人熟知、人人会讲,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伟大变革最新成就贯穿各门思政课教学。她强调,思政教师要紧密贴合时代脉搏强化时效性,让理论教学对接现实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破解传统课堂难题;深度推进实践育人,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持续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赵莉娜针对“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进行解读,从规范集体备课,筑牢教学质量根基;强化学以致用,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完善听课机制,构建闭环改进体系;准确上报数据,赋能教学科学决策4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提升行动”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核心筑牢教学根基,强化马院育人主阵地作用。同时推动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等规范化建设,通过数字赋能与方法创新破解教学难题,为我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自由交流环节,老师们聚焦教学方法、内容设计等问题交流心得与思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针对课堂上如何做好问题链教学进行讨论,有效的问题链教学,其问题应源于教师的预设引导与学生的实时生成,二者共同构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狂静强调思政课的价值不只是讲授,更在于“共研”,通过教学设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式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郭健新基于课程时效性强、理论性与实践性交织的特点,围绕“用好教材、讲透理论”这一核心,系统阐释了提升授课吸引力与说服力的实践路径;《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张丽丽,深入阐述了其教研室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的成功实践,生动展现了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育人全过程的有效路径。

校党委书记崔高嵩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学院过去两年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特别指出,马院打造的两届“歌声里的思政课”特色品牌,以艺术为媒传递红色信仰,创新了思政教育表达形式,取得了良好育人效果;同时对马院在学校网站评估中斩获第一名表示热烈祝贺。针对思政课建设未来发展,他提出四点要求:思政教师要坚守政治性原则性,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突出实践性,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强化创新性,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力课堂;注重协同性,凝聚跨院系、跨院校育人合力。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感谢学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的支持。同时要求全院教师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入课堂。并表示马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落实教育部新要求与校党委部署,深化教学改革,厚植协同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学全过程,持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开展多种类型的跨学段、跨校集体备课活动,抓好抓实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初审:王路平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