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长科夺金。2025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赛场传来捷报。长春科技学院选手陈俪夫代表吉林代表队在竞争激烈的零售项目比赛中一举夺魁,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枚金牌,不仅闪耀着一名拼搏学子的汗水与智慧,更是长春科技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成功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印证。

本次大赛的零售项目,全面考核选手依据职业标准与行业规范,完成商品管理、销售技术及客户服务的综合能力,远非简单的“卖货”,是一场对现代服务素养的极致考验。赛场上,陈俪夫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精准的数据决策、新颖的视觉营销方案以及卓越的客户服务意识,其专业表现赢得了裁判组的一致好评。

金牌背后,是日复一日的极致追求与千余小时的艰苦磨砺。清晨七点半,陈俪夫的身影已准时出现在实训室,用流利英语反复打磨销售话术。每天长达12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被精细分解为一个个“技能锻造”环节。“细节攻坚战”更是追求毫厘之差,商品陈列倾角、介绍手势幅度、英语语音语调,都在严格校准下不断优化。

“夺冠瞬间是激动的,但更难忘的是备赛期间对每一项技能、每一个流程的反复打磨。” 陈俪夫回顾备赛历程时坦言。
金牌的取得,源于长春科技学院对深化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坚持。学校将技术技能融通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全面落实“岗、课、训、赛、证”一体化育人思路,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有效实现了学生从掌握基本技能到胜任复杂岗位需求的阶梯式成长。


指导教师王巍说:“此次大赛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出发,涵盖零售数字化销售平台操作,视觉营销线下销售和线下售后服务等环节,训练过程中全面覆盖了大赛技术文件的各项技能考核点,目标是培养真正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学校常务副校长刘洋表示,全国技能大赛从不是“终点”,而是摸清技能人才培养方向的“起点”。他想搭建一座“从赛场到产业”的桥:让外省的训练模式融入高校实训,让学生在校就能练赛场技术:借鉴校企联动经验,让选手的技术能在企业落地。

长春科技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探索,已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学校选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3枚、优胜奖30余项。
陈俪夫的金牌,是长春科技学院育人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崭新起点。当一所高校真正将学生的成长置于中心位置,为他们搭建通往梦想的桥梁时,每一颗星星都能绽放独特的光芒。
初审:马郡孺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