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搭建校企交流平台,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切实保障学生在企业的良好发展,智能制造学院于5月9日在1211会议室开展校企交流会。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景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伟,浙江青风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副经理江浩鹏,浙江宏博汽配有限公司开发科科长吴祥军,泰亿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谢红松,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杨继、副院长隋庆茹、就业工作处校企合作办公室主任肖东飞、新能源汽车专业主任付建国、自动化专业侯云海、机械专业主任朱晓刚、学工办主任赵雪以及辅导员老师们。


会上,院长杨继对景宁县人社局和企业一行表示热烈欢迎, 向人社局和企业对学院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智能制造学院始终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等关键问题。杨院长指出,学生是学院的“金字招牌”,只有学生在企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到真正体现。他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能够与企业深入探讨,共同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实习与就业环境,确保学生在企业中不仅能学到专业技能,更能拥有广阔的晋升空间和良好的薪资福利。


在交流环节,企业代表对前期学生赴企学习实践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随后,企业代表提出了各自的用人要求。他们表示,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职业素养。希望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快速融入企业团队,适应企业的工作节奏和文化氛围。


最后,院长杨继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交流会是校企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更是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契机。“校企合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双方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深的情感协同推进。学院将以企业提出的用人需求和学生发展诉求为导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通过此次会议,智能制造学院与企业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了校企合作的重点方向与实施路径。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未来,学院将与企业携手并肩,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新格局,为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学生记者:宋晓羽、苏文婷
校对:孟祥杰
审核: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