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在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赛)吉林赛区喜获佳绩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5-07

2025年4月30日,第十六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软件赛)吉林赛区获奖名单正式公布。学院二十四名同学在宋磊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长达数月的紧张备赛以及激烈的现场角逐,在比赛中大放异彩,最终,共有十名同学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一项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IT学科竞赛。多年来,它持续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备受认可。

大赛紧密围绕当下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需求,致力于选拔和培养优秀的IT人才。软件赛主要围绕编程语言展开,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在语法基础、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运用以及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实际编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对选手的职业素养和编程技能进行综合评估,是检验高校软件相关专业教学成果和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此次“蓝桥杯”竞赛中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这背后,离不开杨院长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和政策支持;离不开宋磊老师以及学长学姐夜以继日的悉心指导,从算法讲解到代码优化,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怀;更离不开参赛同学们的刻苦努力,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刷题、练习,在代码的世界里反复探索、精益求精。

竞赛组织及备赛期间算法指导

“蓝桥杯”竞赛作为学院学科竞赛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都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积极构建“学、赛、证、岗、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竞赛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同时,激励教师将竞赛经验融入日常教学,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创新。

获奖成员合影

在竞赛中成长、在碰撞中创新,学院形成了良好的竞赛氛围和科学的竞赛体系。这不仅让同学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着力于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的创新尖端人才。

通过“蓝桥杯”竞赛,学院不仅展示了在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果,也为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励更多学子投身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与实践,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而不懈努力。


供稿单位:智能制造学院

学生记者:蔡慧玲、于毕昊天

校对:孟祥杰

审核: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