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一楼会议室洋溢着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2011年我校申报省级优秀课程评审会在此召开。校长宗占国教授、副校长赵中岳教授、部分分院院长及各课程组成员、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专家组组长邓必鑫教授主持。
首先,宗占国校长致欢迎词,并对学校的整体情况做了介绍。他指出了学校现有特色及亮点,如创业教育有成效、图书馆建设有规模等。同时,强调了学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这是学校发展之本,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会一如既往地进行课程建设,力争多门课程成为省级优秀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其次,由教务处王淑波处长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课程建设情况。她指出,课程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并从四个方面做了具体汇报:第一,学校对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主要是资金的支持以及实验设备的购置;第二,几年来课程建设取得成果,目前共有校级优秀课程39门,省级优秀课程14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第三,“十二五”课程建设的目标;第四,2011年我校新申报的4门优秀课程的情况。
再次,专家组对新申报的4门课程进行了认真、严谨、细致的评审。经过听取课程带头人PPT汇报、专家现场听课、参观实验室、审阅相关佐证材料等环节,对4门课程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宣布我校申报的4门课程《基础英语》、《国际结算》、《动物学》、《药用植物学》均达到吉林省优秀课程的标准。
专家指出,从学校整体角度看,学校对课程建设十分重视,学校制定了“十二五”课程建设发展规划,有目标、有措施、经济支持力度大;能够引进专业骨干教师,也善于培养自己的优秀年轻教师;学校也比较注重培养教师的教研、科研能力,大力支持、鼓励教师搞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整体的管理比较规范。同时也指出了4门课程的优点:能够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整体师资结构均比较合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较强,整体教学水平较高,效果良好;各门课程都能大胆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成绩比较突出,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学管理比较规范,准备的材料质量好,文件齐备,课程评价优良。但也提出了一些中肯、深层次的建设性意见:课程特色方面还缺乏亮点,比较一般化;自评打分偏高;督导组和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应采用百分制;应进一步加强教法改革力度;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继续加强教研、科研工作等。
最后,赵中岳副院长代表学校对专家组表示深深的感谢,他将各位专家对我们的评价总结为:准确、实在、深入、关爱。也总结了我校课程的主要几个缺陷:一是有些材料总结不细致、不具体;二是特色凝练不够准确;三是教研、科研比较薄弱。对今后的工作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务必将专家组提出的中肯意见传达到各个课程组,使全院都能够提高认识,根据存在的不足各分院要出台整改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
历经一整天的评审会议结束了,结果也是可喜的,4门课程都顺利通过了评审。希望各个课程组能够严格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整改,力争把我校的课程建设更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