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研究院组织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来源:乡村振兴研究院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9-23

9月16日,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所在行政楼608会议室举办题为《“四链”融合理论:逻辑、机理及路径》的学术沙龙活动,长春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戚欣,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立夫,副院长成颖,相关学院、科研单位的部分专家、教师参会。沙龙活动由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孙速超主持。

戚欣主任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学术沙龙活动是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途径,是对教学进行反哺的过程,组织学术沙龙是确保我校科研实战性内容和理论探讨的重要通道,乡村振兴研究院连续多年坚持举办学术沙龙活动,并多次聘请校内外专家到校进行交流,可以有效提升我校科研氛围。他同时还强调了科研过程中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鞠国华教授作了题为《“四链”融合理论:逻辑、机理及路径》的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四链融合”理论,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逻辑、机理与路径。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线性发展模式,构建“需求牵引—创新突破—资源汇聚—价值实现”的生态系统,形成螺旋上升的循环机制。产业链是融合的核心载体,创新链是动力引擎,资金链和人才链则提供关键支撑。融合路径包括优化各链内部机制、构建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搭建数字化平台等。对策建议涵盖完善顶层设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优化人才生态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研究展望指出当前“四链融合”研究仍偏重微观层面,缺乏宏观与中观视角,未来应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体系研究,并以吉林省畜牧业、粮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例,提出了具体研究方向,旨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农村金融创新研究所副所长孙速超对本次学术沙龙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高度评价了鞠国华教授的精彩汇报,认为其讲述内容丰富、思路清晰,从理论入手到逻辑机理层面阐述了四链融合的基础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侧重微观、宏观和中观三个方面展开研究的新思路。鞠教授面向未来聚焦我们吉林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给出了畜牧业、粮食产业、高精尖新技术的研究方向新建议,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方向。希望参会教师以今天的分享为契机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展开关于四链融合的研究多出成果。

与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沙龙活动,对四链融合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活动不仅让大家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初审:戚 欣

复审:孟令哲

终审:孟祥杰